“声音——第五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征稿启事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3-04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由“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画家和教育家杨之光教授发起的“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大型公益性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倡导“创意教育从孩子抓起,中国创造从这里点燃”,
“声音——第五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征稿启事
【概要描述】由“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画家和教育家杨之光教授发起的“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大型公益性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倡导“创意教育从孩子抓起,中国创造从这里点燃”,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3-04
- 访问量:0
由“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画家和教育家杨之光教授发起的“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大型公益性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倡导“创意教育从孩子抓起,中国创造从这里点燃”,以艺术的形式与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开发。活动自2012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得到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等单位以及全国广大美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其公益活动与学术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形式,获得社会好评,每一届均有来自全国数以万计的师生广泛参与。
从2020年始“杨之光杯”升级为以双年展的形式每两年举办一次。继前四届活动分别确定主题为“低碳环保生活”“时间”“温度”及“非遗所思”之后,第五届“杨之光杯”双年展主题确定为“声音”,并于2022年2月底启动,面向全国征稿。双年展将于2022年8月上旬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隆重展出。
本双年展完全为公益性质
不收取报名费以及其它任何费用
双年展
详情
Biennale Details
活动名称
声音——第五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
双年展主题
“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它是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而“声音”作为一种触摸不到的物象,其实也可以是一种心象或一种意识,所谓“心声”也由此而来。因此,“声音”是可通过图像、影像、物像与行为等等很多方式和载体来呈现的,从抽象到具象,从意识到形态。
本届双年展一如既往地选择更接近科学、哲学或文学定义的命题,希望暨此引发孩子对“声音”的无限想象力,引来对“声音”命题精彩纷呈的奇答妙应。让我们启动想象力一起来探索:如何运用美术这个载体去表现看得见的“声音”,让观者去倾听从作品画面中传达出来的“声音”。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
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
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
协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所
广东教育学会美术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美育委员会
广州市少年宫
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部
成都市青少年宫美术学校
广东美术馆大美艺术培训中心
广东省社区艺术教育学会美术书法研究会
广东艺术促进会广东少儿艺术联盟
柯木朗艺术
承办单位
杨之光美术
企业赞助
米娅文化
媒体支持
羊城晚报、南方日报、雅昌艺术网、新华网广东频道、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CSR环球网、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叶子少儿美术网、七星瓢虫少儿美术网等等
支持单位
“赛咚咚”赛事平台、艺维云展3D美术馆、声音博物馆
特邀声音设计师
Lawrence Y.He (美国Buffalo 8 后期制作公司)
策展人
何建成
报名须知
INSTRUCTIONS
征稿对象
本届活动面向全国城乡青少年,年龄在18岁以内。欢迎各地中、小学校、幼儿园、各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各类美术培训机构等组织集体参选,尤其是鼓励边远乡村学校的参与。
参选作品要求
*作品必须作者原创,辅导老师或家长不得直接参与作品创作(构思草稿或设计稿、素材收集方式等创作过程,请制作成电子档备用)。
*初选采用传送电子档作品参选形式,将作品用数码相机或高清像素手机拍成照片,要求与原作效果一致,不允许用电脑对作品进行处理;统一格式为高品质JPG或PNG,不小于1M不大于5M。命名方式一律采用“作品名称+姓名+性别+年龄+指导老师+联系电话+学校+组别”;同时填写个人《参选作品标签》(见附件1),集体参加活动需填写《团体参选表》(见附件2)。电子命名、《参选作品标签》《团体参选表》三份的作品信息要保持一致。
*将所有与表格一并打包压缩后作为附件一起发送至组委会邮箱yangzhiguangbei@163.com,发送邮箱时请填写邮箱“主题”:单位或个人全称。
*每人限传送一幅代表作,平面作品尺寸不超过四开纸,媒材、形式不限,不需装框;立体作品需提供高清照片,照片需要提供至少有三个以上等多角度的拍摄角度,能体现作品原貌。
*初选将评出入围电子档作品后,再由评审委员会进行复选,选出入选作品。
*入选作品即为实物参展作品,需将原作送达组委会指定收件地址。组委会将发送《入选作品标签》到作者电子邮箱,把此入选标签信息填写完整并打印好,黏贴在作品背面右下角,请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性别、年龄、组别、指导老师、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及作品创作说明,要求作品信息清晰完整(入选标签可下载后打印)。
*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将在入选作品终审中,评出40个最佳作品。本届活动不收取任何参选、评审、展览、出版费用。
*凡组织团体报名单位,请另加详细填写团体《参选登记表》(见附件1),统一列表,统一传送。
*所有入选作品均不退稿(特邀作品除外),由组委会颁发收藏证书。
日程安排
截稿日期:2022 年 6 月 6 日。
参选作品评审工作将在2022年6月中旬完成初评、复评与终审;展览作品画集的编辑与出版将在2022年7月下旬完成;展览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将在2022年8月上旬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
奖项设置
1.本届大展活动评选分三个年龄组进行,分别是:幼儿组(学龄前6岁及以下);少儿组(小学学龄段7岁-12岁);青少年组(初、高中学龄段13岁-18岁)。
2.奖项设置——
最佳创意奖(共10名),获荣誉金杯、收藏证书、奖品及双年展大画集一本;
最佳主题奖(共10名),获荣誉金杯、收藏证书、奖品及双年展大画集一本;
最佳视觉奖(共10名),获荣誉金杯、收藏证书、奖品及双年展大画集一本;
最佳勇气奖(共10名),获荣誉金杯、收藏证书、奖品及双年展大画集一本;
网络人气奖(共10名),获荣誉证书、收藏证书、礼品及双年展大画集一本;
入选作品(共250名)获荣誉证书、收藏证书、礼品及双年展大画集一本;
入围作品(1000名或根据总参选人数而定)获荣誉证书。
3.特设“最佳园丁奖”荣誉鼓励,老师参与辅导与推荐的学生作品荣获一个前四项最佳作品奖荣誉(不包括网络人气奖)的,将获得“最佳园丁奖”荣誉证书与奖金200元人民币;获两个以上前四项最佳作品奖荣誉(不包括网络人气奖)的,将获得“最佳园丁奖”荣誉证书与奖金500元人民币。另设“最佳组织单位”若干名,将获颁发荣誉牌匾及奖金500元人民币。
4.获入选参展作品以上荣誉的作品,将入编本届双年展活动编辑出版的精美大画集,并将在“声音——第五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中”展示,作者还将受邀参加双年展开幕式及颁奖仪式。届时还将举行各地专家、老师、家长参与的“创意教育学术研讨会”。
5.活动组委会由主办方相关领导、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专家等组成,活动组委会将聘请资深美术教育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该评审委员会将在活动组委会的监督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推荐工作。
6.活动组委会对所有入围、入选作品享有展览、印刷、出版、发行、广播、录像、放映等版权性权利。
活动组委会
1.组委会顾问:
鸥洋(杨之光夫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2.组委会成员:
李劲堃——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王绍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
王 平——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
路海燕——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关小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广州市少年宫常务副主任
周凤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杨 红——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左志丹——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
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
张思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美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周 鲒——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州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系主任,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钟国荣——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
蔡 军——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秘书长,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培训部部长。
吴 斌——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兼教育培训部部长。
史方方——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广东美术馆大美艺术培训中心主任。
何建成——美籍教授、当代艺术家,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
陈家经——广东省社区艺术教育学会美术书法研究会会长。
朱丹青——广东艺术促进会广东少儿艺术联盟会长。
学术顾问(按姓氏笔画)
尹少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龙念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原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常务理事、创始会员。
李力加——浙江师范学院教授,中央教育科学院研究所艺术教育中心专家组成
员,普通高中美术教科书《美术鉴赏》(人美版)副主任。
陈发奎——《中国校外美术教育70年》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三第四届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委员兼学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房尚昆——正高级、特级美术教师,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标修订组成员,人教社高中美术教科书《中国书画》主编。
侯 令——北京市美术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谢丽芳——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蒲公英行动项目创始人。
靳长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报名方式
识别二维码下载征稿启事以及报名表
参选作品电子档传送邮箱:yangzhiguangbei@163.com
入选作品原作寄送:广州市番禺区广场西路 48 号松佳商务中心六楼
联系人:
杨之光杯组委会 13808896642(杨之光杯官方微信同号)
胡老师 13710219380
咨询电话:400 000 6936 转 4
详情请登陆——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官方网站:https://www.cacart.org.cn/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公众号:cacart
广州艺术博物院官方网站:https://www.gzam.com.cn
广州艺术博物院公众号:gzam-gzam
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公众号:YZGjijin
赛咚咚公众号:saidd2021
杨之光美术官方公众号:YZGTCTART
广东省社区艺术教育学会公众号:GDCAEA2013
广东少儿艺术联盟公众号:guangdongcal
叶子少儿美术网公众号:yzarts_com
七星瓢虫少儿美术网公众号:my7xpc
CSR环球网微信公众号:csrworld
广州柯木朗艺术微信公众号:kmlart
杨之光美术由徐悲鸿学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前副院长、中国美术最高荣誉“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之光教授和女儿杨红于2002年共同创办,是专注于少年儿童创意基础教育的专业艺术机构。父女俩将在美国历时13年潜心研究的创新理念带回祖国,致力于中国少年儿童创造力培养,并研发出针对中国少年儿童创意思维训练的《少儿TCT美术课程》系统,将美术作为改造创意基因的有效手段,弥补了中国创意基础教育的不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留言
更多资讯


杨之光少儿美术馆揭牌仪式暨“未来‘绘’来”美术展开幕式回顾!

番禺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国际升学】香港艺术留学

【国际升学】新加坡艺术留学

五一假期去哪玩?不如相约番禺图书馆!

他的一生是艺术之光,也是教育之光。

中国美术馆中那些“光”的影子,你看到了吗?
Copyright © 2022 广州市番禺区杨之光美术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33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