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生封面故事| 杨红:承载父亲教育使命,实现“Design in China”梦想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3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从2021年杨澜写给女性的自我认知和成长的提案《大女生》问世,到2022年旨在让世界看到女性成长的《你好!大女生》节目出品,再到近期推出的直播节目“大女生夜话”“大女生”品牌一直在向女性传达一种理念——大胆做自己,大步走四方。为这种理念的延续,天下女人公众号特开辟“大女生封面故事”栏目,以展示各行各业杰出女性的代表在各自境遇下的思考、选择、坚持和超越,带给广大女性更多的激励与力量。
大女生封面故事| 杨红:承载父亲教育使命,实现“Design in China”梦想
【概要描述】 从2021年杨澜写给女性的自我认知和成长的提案《大女生》问世,到2022年旨在让世界看到女性成长的《你好!大女生》节目出品,再到近期推出的直播节目“大女生夜话”“大女生”品牌一直在向女性传达一种理念——大胆做自己,大步走四方。为这种理念的延续,天下女人公众号特开辟“大女生封面故事”栏目,以展示各行各业杰出女性的代表在各自境遇下的思考、选择、坚持和超越,带给广大女性更多的激励与力量。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30
- 访问量:0
从2021年杨澜写给女性的自我认知和成长的提案《大女生》问世,到2022年旨在让世界看到女性成长的《你好!大女生》节目出品,再到近期推出的直播节目“大女生夜话”“大女生”品牌一直在向女性传达一种理念——大胆做自己,大步走四方。为这种理念的延续,天下女人公众号特开辟“大女生封面故事”栏目,以展示各行各业杰出女性的代表在各自境遇下的思考、选择、坚持和超越,带给广大女性更多的激励与力量。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人公是杨之光美术总部校长杨红女士,她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留校任教两年后赴美国留学深造旅居。2001年回国,与父亲、“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之光教授共同创办“杨之光美术中心”,其中西贯穿的现代创意教育理念主导着中心的教学实践方向,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国内领先的《少儿TCT美术课程》,弥补了中国创意基础教育的空白。
杨红女士
———1 ———
做大女生 先从做自己开始
1990年,杨红的父亲、在广州美院当副院长杨之光先生退休,前往美国大学做交流学者。在这段时间里,杨之光老先生发现美国到处都是“Made in China”,但“中国制造不是中国设计,我父亲很在意这一点。”杨红介绍:我们家是一个艺术世家,也是一个教育世家,父亲他跟我在一起聊得最多的也是教育。
1990年杨之光与女儿杨红在美国
虽然十分认同父亲的教育理念,也想要为祖国的创意教育出一份力,但摆在杨红面前的是十分现实的问题:工作方面,是在美已经营十余年的事业基础、人脉关系,回国意味着放弃一切,从零开始;家庭方面,长期国外的生活习惯、两个孩子的就学问题等等。
1999年杨红一家四口在美国
就是因为父亲的执着与自己对于中国创意教育的憧憬与梦想,2001年杨红毅然卖掉了半山别墅和汽车,告别了居住了13年的美国,海运40尺货柜举家归国,于2002年9月和父亲一起,在广州创办了第一家“杨之光美术中心”。
2002年9月18日杨之光美术中心成立
——— 2 ———
延续父亲的志愿 为中国创意教育付出
虽然杨之光先生是中国画大师级人物,但在杨红看来,父亲首先是一个教育家,然后才是一个艺术家。他对待教育,态度科学严谨、有前瞻性。虽然在艺术专业方面有很多老师影响了杨红,但在教育方面父亲对她的影响最大,这样才形成了她艺术家和教育家的综合特质。她说,“我在延续父亲的教育生涯。”
女传父业。2003年杨之光在他从教五十年庆典上表示自己的晚年事业,是和从美国回来的女儿杨红一起办美术中心。
今年是杨之光美术中心成立20周年。从创办初始,杨红的教学理念就是“看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想别人从未想过的问题”。自主研发的《少儿TCT美术课程》中“TCT”是将英文Training of Creative Thinking缩写,意指“创意思维训练”,其教育核心就是以创新思维为主导,培养学生懂得触类旁通,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经常引导学生尝试去挑战:如何用新的方法解决老的问题。
2022年杨之光美术成立二十周年
“我们实践了20年,许多长大了的学员给我们的反馈就是:创意这种能力在生活、学习与工作的任何一个时候都适用。所以我希望我做的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而是创新教育,现代少儿美育是要解决创意基础教育问题。”
2009年12月北京中国美术馆,“我们不会忽略孩子们的每一个创想”——杨之光美术的宣言出现在
“与时代同行—杨之光从艺从教六十周年暨杨之光美术中心作品展”的展厅主墙上,小学员们的原
创设计草图被精装上墙展示。
2012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创意摇篮——少儿TCT视觉体验与互动”大展上,杨之光美术把代表
“中国设计”的小朋友原创设计草图拿到工厂加工制作成立体作品来呈现,努力把“中国设计”与
“中国制造”之间关系更直观化。
杨红和她的杨之光美术团队,至今初心不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美育人加入,一道同行。
2022年杨之光美术成立20周年
问及这20年的故事,杨红感慨颇多。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就是2017年杨之光美术中心成立15周年时的感恩回馈活动,与此同时,以《温度》为主题的第三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大赛启动仪式也拉开序幕。
温度-第三届“杨之光杯”颁奖典礼
用《温度》的主题来结合公益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这一届比赛中2000多幅入围与获奖作品,小作者们都无偿提供给“碧心基金”义卖,让家长与社会爱心人士积极认捐。
2017年11月 以“温度”为主题的第三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 美术大赛启动,同时举行杨
之光美术十五周年感恩回馈义卖活动,为碧心基金筹募善款。
2017年在“光的温度”慈善活动中,杨红的母亲鸥洋教授率先捐作品为碧心基金筹款
美育,同时也是“爱”的教育,那次义卖让杨红记忆犹新。公益善举不仅仅局限在捐画义卖,杨之光美术中心的老师们还会定期去到医院病房,义务为白血病患儿童上美术课。这些公益活动的成功举办,令她十分感谢老师、学生、家长们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信任,她说:“信任是无声的事情”。
杨之光美术老师们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走进医院病房义教,用艺术治愈和关怀白血病患儿童。
——— 3 ———
用艺术撬动公益 鼓励更多的人
2018年杨之光美术中心获得“广州民办教育四十年突出贡献机构奖”
基金会主要资助文化艺术研究,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开展艺术相关的公益活动,扶持艺术教育事业。杨红介绍,希望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可以更多围绕艺术创意教育,用艺术来撬动公益板块。
基金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纯公益的“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由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也纳入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的专项;向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第一笔30万元设立“杨之光青年教师奖”基金,用以支持与奖励在广州美院致力于专业基础教学的优秀青年教师;与其他公益团体联手,持续扶持各地乡村美育,在线上线下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提供完整课件PPT和预制的课程材料包,解决非美术专业的代课老师可以轻松完成基础层面的美术课程教学的问题,以达到现阶段乡村美育的初级扫盲作用。
在北京“回响中国腾讯教育高峰论坛”杨红校长荣获“2021年教育行业领军人物”、杨之光美术荣
获“2021年度影响力教育品牌”
杨之光美术由徐悲鸿学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前副院长、中国美术最高荣誉“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之光教授和女儿杨红于2002年共同创办,是专注于少年儿童创意基础教育的专业艺术机构。父女俩将在美国历时13年潜心研究的创新理念带回祖国,致力于中国少年儿童创造力培养,并研发出针对中国少年儿童创意思维训练的《少儿TCT美术课程》系统,将美术作为改造创意基因的有效手段,弥补了中国创意基础教育的不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留言
更多资讯


杨之光少儿美术馆揭牌仪式暨“未来‘绘’来”美术展开幕式回顾!

番禺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国际升学】香港艺术留学

【国际升学】新加坡艺术留学

五一假期去哪玩?不如相约番禺图书馆!

他的一生是艺术之光,也是教育之光。

中国美术馆中那些“光”的影子,你看到了吗?
Copyright © 2022 广州市番禺区杨之光美术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33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