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月同日生的彩墨爱情~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1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在人世之间,同一天生日的夫妻不多;古往今来,同一天生日的画坛伉俪,更是凤毛麟角!10月11日,是杨之光教授诞辰92周年纪念日,也是杨之光教授夫人——鸥洋教授的85岁生日。
同月同日生的彩墨爱情~
【概要描述】在人世之间,同一天生日的夫妻不多;古往今来,同一天生日的画坛伉俪,更是凤毛麟角!10月11日,是杨之光教授诞辰92周年纪念日,也是杨之光教授夫人——鸥洋教授的85岁生日。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10
- 访问量:0
在人世之间,
同一天生日的夫妻不多;
古往今来,同一天生日的画坛伉俪,
更是凤毛麟角!
10月11日,是杨之光教授诞辰92周年纪念日,
也是杨之光教授夫人——鸥洋教授的85岁生日。
杨之光与欧阳美琍(鸥洋)的爱情始于
1956年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中一次美丽的邂逅
在艺术殿堂的学习与交流中,
这份情感逐渐笃定!
明月作证,他们偕首相许于校园湖畔……
杨之光与鸥洋的结婚照
如今,
美神已乐在天堂,
可是,天上人间长相依,
他们的爱情
白首相携,永不分离。
伉俪情深数十载,
这对画坛佳话从生活伴侣到艺术创作的搭档,
在时代的激流中,
无数不朽的艺术作品诞生。
《不灭的明灯》(宣纸·水墨)96.5cmx131cm 杨之光·鸥洋 1977年
1977年,杨之光和鸥洋共同创作了一幅《不灭的明灯》,
很多人不知道,
中国小学《语文》课文《八角楼上的灯光》
是根据这幅画编写而成的!
同一时代,
这一对画坛伉俪还共同创作了
《激扬文字》、《永远进击》、《贴心人 知心话》、《批判哥达纲领草案》、《伟大的友谊》、《天涯》……
这些著作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时代记载
同时也影响着一代人的学习和生活记忆
《激扬文字》(宣纸·水墨)96×135cm 杨之光·鸥洋 1973年
《永远进击》(宣纸·水墨)82×56cm 杨之光·鸥洋 1975年
《贴心人 知心话》(宣纸·水墨)190×145cm 杨之光·鸥洋 1976年
《批判哥达纲领草案》杨之光·鸥洋 1982年
《伟大的友谊》杨之光·鸥洋 1982年
《天涯》(宣纸·水墨)97cmx182cm 杨之光·鸥洋 1984年
二人不仅合力创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同时,鸥洋也是杨之光创作中的灵感缪斯。
在杨之光的著名作品《雪夜送饭》中女青年的原型,
就是根据新婚妻子鸥洋的形象创作。
《雪夜送饭》(宣纸、水墨)288.5×119.3cm 杨之光 1958年
大爱无疆,夫唱妇随!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
杨之光在家人的支持下陆续将他的毕生心血逾1200幅作品,捐献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等。
其中,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的作品就有六百三十五幅之多,广州艺术博物院为此设立了杨之光艺术馆。
杨之光、鸥洋和各界嘉宾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捐赠作品展开幕仪式
2022年,鸥洋也选择将自己的毕生创作精华,
油画56件套捐献给广州艺术博物院。
2022年5月10日,“意——鸥洋捐赠油画展”媒体见面会现场
晚年,杨之光又在家人的支持下
与大女儿杨红一起在2002年9月创办了以培养少儿创造力为目标的“杨之光美术中心”。
2002年9月,首家杨之光美术在广州市成立
丹青塑风骨,彩墨绘人生。
画坛伉俪笔墨和鸣,让人倾羡。
如今,这对画坛伉俪爱情的结晶——
大女儿杨红已经继承父母的教育精神、家国情怀和创新品格,
将杨之光美术发展为中国创意美术标杆品牌!
杨之光抱着襁褓中的大女儿杨红
女传父业!2003年杨之光在他从教五十年庆典上表示自己的晚年事业,是和从美国回来的女儿杨红一起办美术中心。
2021年,杨红校长在全国美育交流峰会上演讲
2022年,
杨之光教授诞辰92周年,
鸥洋教授85岁生日,
杨之光美术成立20周年!
在这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怀着对杨之光教授的思念
共同祝福鸥洋教授生日快乐!
祝福杨之光美术越来越好!
杨之光美术由徐悲鸿学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前副院长、中国美术最高荣誉“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之光教授和女儿杨红于2002年共同创办,是专注于少年儿童创意基础教育的专业艺术机构。父女俩将在美国历时13年潜心研究的创新理念带回祖国,致力于中国少年儿童创造力培养,并研发出针对中国少年儿童创意思维训练的《少儿TCT美术课程》系统,将美术作为改造创意基因的有效手段,弥补了中国创意基础教育的不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留言
更多资讯


杨之光少儿美术馆揭牌仪式暨“未来‘绘’来”美术展开幕式回顾!

番禺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国际升学】香港艺术留学

【国际升学】新加坡艺术留学

五一假期去哪玩?不如相约番禺图书馆!

他的一生是艺术之光,也是教育之光。

中国美术馆中那些“光”的影子,你看到了吗?
Copyright © 2022 广州市番禺区杨之光美术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33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