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0月11日杨之光教授的降生伴随着父母深切的爱意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86年之后的2016年5月14日在亲人、朋友、学生们……的殷殷不舍中杨之光教授与世长辞。
杨之光幼年与父母合照
《头像速写(自画像)》杨之光 1954年
86年是艺术家的一生,也是教育家的一生。杨之光教授从牙牙学语的稚儿,一步步成长,先师从岭南画派高剑父,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老师指导。
晚年杨之光教授把自己的重要作品及数千件手稿、文献悉数捐献给各大国家公立美术馆,无私而慷慨地为后人留存一份特殊的文化记忆。他尊师重教、乐善好施、奖掖后学的故事不胜枚举,在艺术界、教育界还在口口相传。
他曾与美国前总统卡特国际影坛巨星成龙一起获“美中杰出贡献奖”、获得首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他是首批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他长期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系主任、副院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晚年更是创办“杨之光美术中心”,致力于中国青少年的美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2010年,杨之光教授获“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他是老师们爱护有加的有志之才,是众多荣誉加身的艺术家、教育家,但他更是孩子们挂在嘴边的“杨爷爷”,是少年人眼中的仁慈长者,是艺术学子们心目中的谦谦大师,是众多艺术家的挚爱恩师。
2012年,杨之光与美国前总统卡特国际影坛巨星成龙一起获美中商会颁发的“美中杰出贡献奖”
2013年,杨之光教授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2017年5月14日,杨之光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日,杨之光艺术纪念碑于岭南文化名人园内正式落成,那一日恰逢5月的第二个周末——母亲节。转眼间六年时光飞逝,2023年5月14日,杨之光教授的逝世纪念日再一次与母亲节重合,让人不禁回想起那六年前日前来向教授致敬泱泱人群的悲恸身影和纪念碑前无数鲜花散发出的悠悠暗香~
前往参加杨之光艺术纪念碑落成仪式的长长的行列
杨之光艺术纪念碑落成仪式现场
杨之光艺术纪念碑,由当时年仅18岁的杨之光小外孙何亦暄设计,它如一卷洒脱下垂的卷轴,上面刻着杨之光教授书写的艺术座右铭: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
2017年5月14日杨之光艺术纪念碑落成
在杨之光教授生前至爱的德尔德拉小提琴曲《回忆》乐声里,纪念碑的红色绒布,由时任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李劲堃先生,杨之光美术中心学生代表卢亿,杨之光教授长女杨红,小外孙何亦暄4人缓缓揭开。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家在教授的纪念碑前怀念着他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继其遗志,将教授的艺术精神和教育理念发扬光大!
来宾有序上前鞠躬献花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带来了一幅献给先生的花卉小品
在纪念碑落成仪式的现场,还被大家“种下”了一棵特殊的“大树”,它的每一片叶子里都藏着一份思念和不舍。每留下一份思念,也代表大家继承了一份教授的精神,这些“叶子”从树干汲取营养的同时也让“大树”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种树”的人们络绎不绝
大家的思念和祝福
如今教授已经离开我们7年了,美神虽已回归天堂,但精神浩气长存。教授的音容笑貌仿佛还是在眼前绽放,谆谆教诲也还犹在耳边回响。
在当年“种树”的人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杨之光艺术精神和教育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杨之光教授的在天之灵一定也在为大家的成长而欣慰。
日后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更加坚定不移的继承教授遗志,将杨之光艺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以及家国情怀发扬光大!
2018年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成立,持续坚持为乡村儿童可以接受到更好的美术教育而努力
杨之光美术国际部和杨之光美术国际作品集中心先后于2017年和2019年成立,助力更多学子留学追梦
杨之光教授生前创办的“杨之光杯”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五届,2022年第五届“杨之光杯”双年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
2022年杨之光教授和其大女儿杨红一同创办的杨之光美术已经迈入20岁,在全国拥有数十家校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留言
更多资讯


杨之光少儿美术馆揭牌仪式暨“未来‘绘’来”美术展开幕式回顾!

番禺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国际升学】香港艺术留学

【国际升学】新加坡艺术留学

五一假期去哪玩?不如相约番禺图书馆!

他的一生是艺术之光,也是教育之光。

中国美术馆中那些“光”的影子,你看到了吗?
Copyright © 2022 广州市番禺区杨之光美术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33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