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纪念杨之光诞辰90周年,追忆大师艺术教育荣光!

纪念杨之光诞辰90周年,追忆大师艺术教育荣光!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21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杨之光先生,一位与新中国同行的共和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在他86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艺术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美术巨擘崇高的大家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纪念杨之光诞辰90周年,追忆大师艺术教育荣光!

【概要描述】杨之光先生,一位与新中国同行的共和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在他86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艺术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美术巨擘崇高的大家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21
  • 访问量:0
详情

  杨之光先生,一位与新中国同行的共和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在他86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艺术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美术巨擘崇高的大家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在艺术追求中,杨之光先生始终以前瞻的眼光引领着艺术创新,独创水墨加线法和没骨写意法,走在了当代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发展的前列;在教育事业中,他桃李满天下,在耄耋之年仍创办“杨之光美术中心”延续着自己挚爱的事业;在爱国情怀中,他始终坚持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始终践行着“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对于名利,他淡然处之,把毕生作品几乎全部捐献给国家,捐献给人民,深刻诠释了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

  2020年,是杨之光先生诞辰90周年,让我们以最虔诚的思念,一起追忆那些大师记忆。

艺术萌芽 师承巨擘

  从小就显露出对画画的痴迷和热爱的杨之光先生,在家庭的影响下拜师李健,后又因时代原因来到广州拜师高剑父。

  

 

杨之光先生幼年与父母合照

  

 

青年杨之光先生家庭合影

  

 

晚年杨之光先生与家人旅居美国期间合影

  青年杨之光成为高剑父门下最后一名入室弟子后,便随高剑父先生接受岭南画风的陶冶。1950年又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老师指导;1953年毕业后进入广州美术学院的初始建制——“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武昌)中国画系任教,开始了他辉煌的艺术生涯和终身热爱的艺术教育生涯。

  

 

杨之光先生与恩师李健合影

  

 

杨之光先生中央美院时期与徐悲鸿老师合影[1950年]

  

 

杨之光先生于广美执教

与时代同行 做“杨之光派”

  杨之光先生是出名较早的那一类画家。17岁就出版了画册,24岁时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获此生第一个大奖——“向科学文化进军奖”,大型画作《雪夜送饭》获1959年维也纳“世界青年节”金质奖章,奠定了中国画在写实人物画领域具有的无可取代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1954年,杨之光先生作品《一辈子第一回》获[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

  

 

《一辈子第一回》杨之光 1954年 (获“向科学文化进军奖”)

  

 

《雪夜送饭》杨之光 1959年 (获维也纳“世界青年节”金质奖章)

  

 

《矿山新兵》杨之光 1971年

  以人物画享誉全国的杨之光先生,被评论界认为是一位“与时代同行”的艺术大家。在当代中国最有成就的写意人物画家中,杨之光先生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而独树一帜。

  其艺术精神、思想对在艺术道路上探索的青年画家影响深远,以艺术之力发时代之声,他不断更新、超越自我的求索道路,从他的画作中,最能觅其步履。

  

 

  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部长蔡武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杨之光先生作品《激扬文字》

  

 

《激扬文字》杨之光、鸥洋合作 1973年

  

 

  《不灭的明灯》杨之光、鸥洋合作 1977年 (人教版语文教材课文《八角楼上》根据此作品创作而来,伴随新中国几代人共同成长)

  杨之光先生善于吸收借鉴,也勇于创造。他不会随便去否定优秀的传统,也不盲目地拜倒在古人、洋人的脚下。在几十年的艺术追求中,他贯彻着自己的座右铭“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将中国传统的书法用笔及没骨花鸟画水墨技巧与西洋光色造型之长相结合,创造出体现自己风格的独特的“杨式画法”,他说:我只做‘杨之光派’。”

  

 

1950年,杨之光先生在敦煌临摹壁画

  

 

1955年,杨之光先生临摩俄罗斯巡迥画派油画

  

 

1978年,杨之光先生在河南写生

  

 

1990年,杨之光先生在美国康州作画

  

 

杨之光先生晚年为创建省教育强区创作书法

淡泊名利 捐献毕生心血

  杨之光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陆续将他的毕生心血逾1200幅作品,捐献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等。他觉得自己这些作品来自于人民,应归还于人民。杨之光先生希望普罗大众可以经常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看到他毕生的作品。

  

 

杨之光先生和各界嘉宾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捐赠作品展开幕仪式

  

 

1995年,杨之光先生四十年回顾展艺术研讨会

  

 

199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杨之光捐赠作品陈列展

  

 

2009年,杨澜在中国美术馆主持“杨之光从艺从教六十周年回顾暨杨之光美术中心作品展览”开幕式

  

 

2009年师生家长们同杨之光先生一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见证了杨之光美术的辉煌成就

  

 

2015年“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华彩艺术人生 桃李满天下

  从艺从教逾六十年的杨之光先生,培养人才孜孜不倦,桃李满天下。杨之光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纪念吴作人先生,其中一句是“要做画家先做人”。在熟悉他的人眼里,他的一生也正是这样实践的:低调谦虚,平易近人,平等对人,不看重物质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人品艺品俱佳。

  

 

2010年,杨之光先生获“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2010年杨之光先生与美国前总统卡特、著名影星成龙一起获“美中杰出贡献奖”

  

 

2012年杨之光先生获国家“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杨之光先生多次题写传世的格言“先学做人,再事丹青”于2018年6月17日,正式成为广州美术学院的校训。同时也是杨之光先生晚年和女儿杨红一同创办的杨之光美术的校训。

  

 

 

杨之光先生书法“先学做人,再事丹青”于2018年6月17日,正式成为广州美术学院的校训

  

 

2002年杨之光美术中心在广州成立

  

 

  女传父业,2003年杨之光先生在他从教五十年庆典上表示自己的晚年事业是和女儿一起办美术中心。

无限教育生命 为创意发声

  杨之光先生一生赢得荣誉无数,但在所有的身份中,他最看重的是教育家身份。“我认为自己真正的贡献是在教育,我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感超过了画画。”在广州美术学院从教几十年,杨之光培养出一大批享誉岭南乃至全国的艺术中坚,像中国美协副主席林墉、广东画院原院长王玉钰以及谢志高、钟增亚、陈永锵、方楚雄、陈振国、“卡通一代”创始人黄一翰等艺术家。给予杨之光教育方面成就感的还有致力于激发儿童创意思维的“杨之光美术中心”,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举,是他晚年的伟大事业。

  

 

2002年杨之光先生、杨红校长与中心第一批小班学员合影

  

 

杨之光先生在首届师训班指导

  

 

晚年杨之光先生在杨之光美术指导老师们国画创作

  

 

晚年杨之光先生在美术观察老师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

  

 

2005年“阳光雨露——杨之光美术中心成立三周年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2009年,“杨之光从艺从教六十周年回顾暨杨之光美术中心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2年,“创意摇篮——少儿TCT视觉体验与互动”大型主题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整馆隆重展出

  

 

  2020年,杨之光先生创办的杨之光杯第四届,“非遗所思——第四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学术馆举行

“美神”回归天堂 精神薪火相传

  2016年“美神”回归天堂,他在病榻描绘了最后一幅不为人解的图画,沿着线条的轨迹,走完了他坎坷而精彩的人生……

  

 

杨之光先生在医院画下他不为人知的最后几笔... ...

  2016年5月23日上午十点,“杨之光先生告别会"在广州殡仪馆正式举行。千人送别,天地动容。“画学传薪火明灯照耀南北,椽笔谱英雄彩墨贯通中西”的挽联,在主礼楼白云厅中央高悬,这是对先生一生伟大艺术成就写下的注脚。伴随着一曲杨之光先生生前最喜欢的德尔德拉的小提琴曲《回忆》,由先生外孙亲手制作的“杨之光先生生平简介”短片,为追悼先生的人们展示了先生的精彩一生。

  

 

2016年5月千人送别杨之光先生

  

 

杨之光先生的艺术纪念碑,由他生前最疼爱的小外孙——Alexander何亦暄所设计

  在2020年杨之光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杨之光美术也迎来了十八岁的生日。国庆中秋前夕,来自全国的“杨之光人”再次齐聚广州,为“中国创造”再添薪火!向杨之光先生致敬!为杨之光美术的18岁生日送上祝福!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水墨人物画家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杨之光先生的爱国义举和他敏锐的时代精神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早已融成了一股憾人的力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而进入了文化史的创造与书写之中。杨之光先生不仅以其六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丰富了对新中国历史的个人视觉建构,在每一个年代都创作出了有代表性的形象语言,而且以其教育家的身体力行,成为时代精神的“盗火者”传播着更新的艺术观念也提升了社会的认知。他的一生,既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艰苦历程,也是中国画人物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这就是杨之光,一个兼具艺术家高度和教育家境界的智者。

  

 

杨之光简介

  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1930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揭西。历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杨之光美术中心创办人。代表作《一辈子第一回》《雪夜送饭》《矿山新兵》《激扬文字》等。曾荣获首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美中杰出贡献奖”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更多资讯

Copyright  ©  2022  广州市番禺区杨之光美术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33270号